4000-888-103

资讯动态2000万自媒体人必读:内容分发新逻辑全揭秘资讯详情

2000万自媒体人必读:内容分发新逻辑全揭秘

2018-05-24 00:00:00

5 (15)

这是一篇写给2000万自媒体人的文章,也希望 对平台运营者和正在转型的传统媒体人有所帮助。全文超过14000字,粗粗看完至少需要30分钟。建议你在安静的环境下阅读——当然,如果拥有一颗安静 的心,环境不是问题。

如果你不愿太费力,也可以看以下的文章摘要:

1. 今天,内容生产的权力已经发生了转化——从专业 人士到自媒体人。这就如同改革开放初期,在“国营饭店”傍边,诞生出一批个体饭馆一样。

 

2. 内容分发的权力也已经发生了转化——从专业人士到社交媒体,再到算 法(人工智能)。先有用户画像、再去匹配内容,这是算法的根本。相对于传统媒体和门户网站,如同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。

 

3. 但编辑、算法、社交三种分发模式,单纯靠每种都有问题。所以,大平台正在走向“三合一”的分发模式。微信一点资讯是典型的探索代表者。

 

4. 正因为有了“千人千面”的分发逻辑,才催生了大量长尾领域的自媒体内容的诞生。也正因为有了 2000多万个自媒体账号,才会促使平台更深入研究“千人千面”。内容生产权力的转换与内容分发权力的转换,相互促进、相互依存。

 

5. 自媒体人到一个平台上发文,无非想获得两个东西——利与名。利,是以钱为代表的收益;名,是内容展示、 点击、分享、收藏、用户停留时长等指标的综合数据。而平台要做的事情,就是先定义优质内容,然后把利和名分配给它。

 

6. 算法分发的核心有三个:用户画像、文章画像、算法模型。用户画像:你是谁,喜欢什么?文章画像:这是一篇什么文章 ?什么题材?什么领域?是好是坏?算法模型:如何实现用户画像和文章画像之间的最佳匹配。算法的核心难度,是体察人性。

 

7. 如果你不去执着研究“冷启动”,那用户很快会走光。冷启动,就是你下载一个APP第一次看到的内容,如同谈恋爱时的第一面。

 

8. 编辑以价值观为导向,算法以数据为导向。价值观保证公平,数据保证效率。我们要做的,是在公平和效率 之间找到平衡点。一点资讯走的就是“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”。

 

9. 未来的编辑是复合型编辑,要了解算法、了解自媒体、了解短视频——因为这些都是大平台的标配。只想做蓝领的编辑,最终会被淘汰。

 

10. “格物穷理”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。不过一旦想通了,你就能把握事物运行的规律。如果再做到“知行合一”,就会 战无不胜。

需要说明的是:此文选自我的一次内部分享。因部分内容涉及重要数据,所以删除了相关细节。但这一篇框架、结构很整的文章,每一个观点背后,都隐藏着无数次探索、碰壁和失败。“知行合一”的乐趣也就在此间。

 1. 今天,内容生产的权力已经分配到了每个人

000万自媒体人必读:内容分

如上图展示,在用户 画像中,生活环境是基础。生活环境又包括两个层次,第一是地理位置。一点资讯已经能定位到商圈和小区,而百 度地图滴滴打车已经能实时定位到你站的地方。衣食住行、水电煤气,包括政府提供的 产品服务,都和你的生活环境、地理位置有关系,所以,地理位置越精准越好。

时间场景来说,早上推的东西应该是硬的、偏资讯类的内容,因为过了一夜,大家需要看到昨晚发生了什么。而且,上班族在早晨都比较忙,没有时间看长篇大论。到了晚上则相反, 用户有时间而且希望放松,所以需要推送偏软性、偏娱乐的内容,包括一些美文——在安静的夜里,才能读出其中的味道。

第二个层次是手机环境

它同样包含两个含义,一是手机型号,不同型号的手机使用者的阅读习惯是不一样的, 比如红米用户和苹果用户。即使是同一个品牌的手机——OPPO A57和OPPO R11,使用者的阅读习惯也是不相同的,这都需要我们通过数据去洞察。另外,我们的手机里激活了哪些软件,使用的频率如何,在不影响用户隐私的情况下,都需要去深刻洞察。

第三个层次是用户信息

如果你是注册用户,你的性别、年龄、身份、学历等,都可以成为我们判断你兴趣的依据。另外,为了把一个用户画像描述得更精准,一点资讯设计了一个开屏问卷——问用户喜欢什么。有超过50%的用户做了 选择,于是,我们能够了解到他们的基本兴趣。当然,也有人不愿意填写,甚至不愿意透露自己的地理位置。所以,这就给我们提出了难题——冷启动时,应该给用户提供哪些信息。

冷启动,指用户下载某个App后第一次打开它的过程。正如同恋爱的第 一次见面,它的重要性毋庸置疑。而在冷启动中,重中之重则是用户打开之后呈现的第一屏,大概有5条信息。测试表明,如果在这5条中,用户点击了一条,那么它的次日留存率就会比没有点击的人高一倍。所以,花多大精力去 打造这5条内容都不为过。为此,我们做了大量的对比试验——包括尝试推送相关型号手机的资讯,包括推送相关地理位置的资讯,有成功也有失败。在冷启动中,因为用户画像不够清晰,所以基本原则应该是推送重要事件、大概率领域(比如足球,而不是高尔夫球), 而不能推送拿些小众内容去赌,否则你很容易失败。

当用户阅读完冷启动首屏内容之后,可能会产生五种情况:

  1. 有点击下拉;

  2. 无点击下拉;

  3. 无点击上滑;

  4. 有点击上滑;

  5. 直接走人。

针对这些不同 的行为方式,我们应该启动不同的策略。这需要非常细腻的数据观察,要从中总结规律。从此,用户的行为也变得多样化——比如点击、分享、收藏、评论、用户停留时长等等,这都是算法判断推送哪些内容的依据。

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运算过程。比如,有个用 户点击了五次“吴晨光”,搜索了一次“邹明”(凤凰网总编辑),如果只给他推一条,应该先推“吴晨光”还是“邹明”?从数量上来说,一定是“吴晨光”更多,但是搜索属于深度行为,他主动去搜索说明对“邹明”很感兴趣,这种情况应该去推谁?

再如, 他点击了五次“吴晨光”,点了两次“邹明”。但关于吴晨光的优质内容没有了,只有关于“邹明”的好文章,那是应该推一条很水的关于“吴晨光”的文章,还是推出关于 “邹明”的好文章?

还有,他点了五次“吴晨光”的图文,要不要推一个视频、音频或 者问答?或者一个用户很喜欢“吴晨光”,今天突然出了“邹明”的绯闻,是应该把“邹明”的热点推出来,还是,依然根据用户的兴趣继续推“吴晨光”?

所以,用户画像的复杂性,不是简简单单的群体划分问题。它是对人性的深刻洞察,一个行为, 比如点击,背后的含义也完全不同,有的是因为真的感兴趣,有的是因为标题党。

再看文章画像。对于编辑而言,文章画像相对简单,因为这是我们的专业。在传统媒体时代,我们就对文章进行画像——比如说消息、通讯、特稿,还包括我一直在尝试 的调查报道和解释性报道。

当然,今天的文章画像的复杂性远远高于传统媒体时代。因为这里的文章泛指内容,而不是单纯的文字概念。它包括:

  • 体裁——是文字、图片、视频、音频、直播,还是问答,或者类似微博的短内容?


上一页 下一页

0
↑ 回到顶部

热门推荐

发送
//www.weibenh5.com/newhome/images/manman.png